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手执一把油纸伞——这是赵嘉叶日常的出门造型,俨然就是一位从古画中走出来的仕女。她身上所着的,是名为“汉服”的服饰,而作为一名化妆造型师的她,痴迷汉服已经近十年了,“我今年25岁,却沉迷在汉服的世界里快10年,可以说汉服在我生命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分量。为了汉服,我专门还去学习了古典造型设计,学习盘发等技能,汉服不但影响了我的生活,还决定了我的工作方向。”

 

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赵嘉叶是新会人,这些年来,她常和同样来自新会本地,爱好汉服的小伙伴们进行聚会,致力于把传统汉服融入日常生活。

 

在国内的汉服爱好者眼里,“汉服”一词被定义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延续至今的一种体现,它从古代走来,而又在我们现代人手里重新展现出别样的光彩。”赵嘉叶对汉服的理解很是独到。

汉服是一种不刺眼、不张扬的美

汉代的曲裾、唐代的高腰襦裙、宋代的褙子、明代的披风……赵嘉叶的衣柜,仿佛要将中国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尽收其中,“古代中国里的每一个朝代所流行的服饰,都各有特点,但概括起来总不过是‘内敛’二字。

中国人讲究低调和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这在中国的传统服饰上有了很好的体现。”赵嘉叶说,汉服层层叠叠地包裹人体,相对于现代装束而言保守得多,汉服讲究的是一种不刺眼、不张扬的美。

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赵嘉叶(右一)与友人在一起品茶聊天

 

这些年来,赵嘉叶每到外地去,都要到当地的博物馆里走上一遭,一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二来寻找汉服传承的踪迹。

2014年,她在福建博物馆里见到了从宋代黄升墓出土的衣物,宋代的衣衫在博物馆的灯光下闪耀着细腻的光,颜色低调素雅,褶裙薄如蝉翼,“当时的我震惊了,中国古代的织布技艺真可谓是‘登峰造极’,手工匠人要具有何等的智慧,才能在那个没有工业机械辅助的年代,织造出如此巧夺天工的织物?中国的丝织工艺里还有云锦、缂丝等高端工艺,尽管它们的工艺繁琐,造价不菲,但成品也不会让人感到刺眼,反而有种‘低调的奢华感’。”在赵嘉叶的眼里,依靠中国丝织工艺而发展出来的汉服,同样沿袭了中国人含蓄的审美取向。

着传统衣冠,行风雅之事

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赵嘉叶(右一)经常和朋友举行雅集活动。七夕节的夜晚,赵嘉叶(右三)与友人在月下祈福。

 

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赵嘉叶就会约上好友,一起穿上汉服庆祝节日,在刚过去不久的花朝节,赵嘉叶就和朋友来到新会盆趣园踏青赏花,中国的花朝节,是一个用来纪念百花生日的节日,一般在农历二月举行,这段时间正值大地回春,是到郊外赏花的好时候。

“对汉服的喜爱,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说实话,在喜欢汉服之前,我还没听说过‘花朝节’这个节日,在了解汉服之后,我才知道我们国家还有这么美好的一个节日。”赵嘉叶说,除了花朝节,每年元宵、七夕、中秋等节日,她都要和朋友进行一次雅集。

“元宵节的夜晚,我们走在街头赏花灯、猜灯谜;七夕节当天,我们要拜织女、穿针乞巧;中秋节的晚上,我们总要聚在一起,赏月聊天。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上,正在向着文人雅士靠近。”

在赵嘉叶心里,如果身着汉服能唤醒周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是乐事一桩。

传承不为复古

身着广袖长袍,赵嘉叶在走街串巷时难免会撞上一些惊异的注视,“国内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汉服,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穿上汉服出门时,不少路人都来问我是不是日本人、韩国人。

不过数年过去,尤其是‘国学热’兴起之后,人们对汉服的认知加深,碰到如此疑问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国人对汉服了解程度的加深让赵嘉叶很兴奋。

 

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汉服女孩赵嘉叶 一袭长衫,头上摇曳着步摇

△在春天到来之时,赵嘉叶(左三)与朋友来到新会圭峰山上踏青。

 

不过,赵嘉叶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疑问——穿汉服,是为了做古人吗?对此,赵嘉叶的回答毫不犹疑:“不是。”她认为,她穿汉服,并非是为了“复古”,而只是想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一面带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现在已经是2017年,还原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件事是非常不现实的。”

赵嘉叶在生活中和普通的年轻都市女性没什么两样,只是她会穿着汉服逛超市、吃西餐、看电影……还会和朋友们去“K歌”,“当我们穿着汉服去做现代人该做的事情时,汉服也在我们的努力中逐渐年轻起来,我希望有朝一日,汉服能像日本的和服一样,传统服饰被完美地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

 

在赵嘉叶看来,汉服是“恒久年轻”的事物,“它是中国人内敛、含蓄的审美观的体现,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理解并且爱上汉服,这就证明了它是具备足够旺盛的生命力的。美好的事物永远年轻。”

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