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织汉服学塾:从“衣”与“裳”看古人的审美与智慧

尚织汉服学塾:从“衣”与“裳”看古人的审美与智慧

中国古代的服装文化中,“衣”与“裳”各有其独特的定义与用途。据《说文》所述,“衣”即覆盖身体的上装,而“裳”则是指下装,两者分明,非为一体。

当谈及“衣”时,我们特指用以保护身体躯干的服饰部分。在古老的夏商周时代,衣物的形态主要以交领右衽为主,其特点在于衣物的右侧设有衽口。殷墟遗址中发现的石刻人像,便是这种服饰风格的生动例证。衣物的长度大多及膝,甚至有些款式的后裾延伸至足部。衣外通常配有腰带,而贵族阶层的腰带之上,还会装饰一块上窄下宽的斧形饰品,俗称黼,亦有称之为韦鞯的。


图源网络

比较商周两代的衣物风格,可见商朝时期的衣物相对较为窄小,而周朝的衣物则显得更为宽大,其长度常超出膝盖。周朝的衣物在继承了商朝交领样式的基础上,衣领设计更为独特,自颈部向下延伸,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古代的文献中,对这种交领设计有着详细的描述。而周朝的贵族们,在腰带的系法上也更为讲究,常常采用复杂的蝴蝶结样式。

在商周时期的衣物习俗中,“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衽,即衣襟,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人制衣时的习惯。最初的衣物是由一整块布料制成,从胸前绕过右肩,经颈部至右腋下,再环绕腰间为带。这种设计很可能是为了方便右手的操作。周朝时期,华夏各诸侯国的衣物普遍以右衽为主,而少数民族则多采用左衽。孔子曾高度赞扬管仲帮助齐桓公驱逐夷狄、保卫华夏的功绩,他提到的“左衽”,便是指那些夷狄国家的衣物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诸国在丧服上采用的是左衽,这反映了古人对生死的独特观念。他们认为,人在活着时,习惯用右手解衣带;而人死后,衣襟改为左侧,意味着不再需要解带。这种右衽的习俗,实际上是受当时社会观念的影响。

为了美化衣物,商周时期的贵族们常在衣领和衽的边缘镶嵌花边。这些花边由色彩鲜艳的布料缝制而成,既增添了美感,又保护了衣物的边缘,使其不易磨损。而衣物的袖口部分,被称为“袂”。商朝时期已有袂的存在,其长度通常较长,形如后世戏曲服装中的水袖。然而,过长的衣袖不便劳作,因此孔子提出了“短右袂”的主张,即让右边的衣袖短一些,这体现了孔子从实用角度出发的思想。

到了西周和春秋时期,衣物的形制更加多样化。其中,一种短小的衣物称为“襦”,因其便于劳作,故多为平民或儿童所穿。这种衣物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实用性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代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