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统民俗文化中季令及节令的别称划分_传统文化

古代传统民俗文化中季令及节令的别称划分;发簪网小编手机里存有一份我国各种各样民俗别名的内容。它对阅读理解(尤其是古语),今天发簪网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古代民俗中季令及节令的相关别称。顾名思义就是节日及一年四季的别称,当然要所有记牢它们是不太可能的,也并没有必要。如果收藏起来,到时可以查查,还是很方便的~下面就跟发簪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传统民俗文化中季令及节令的别称划分
季令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节令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发簪网本期分享的古代传统民俗文化中季令及节令的别称划分内容就到这里了,猜您可能还会喜欢中国民俗月令的划分及别称大全或者中秋节古时拜月都有哪些讲究?,想看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本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