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织汉服学塾:明代服饰流行色的文化内涵

尚织汉服学塾:明代服饰流行色的文化内涵

明朝时期,深受儒家“礼乐仁义”道德思想的影响,人们将五色与“仁、德、善”紧密结合,视为正色,成为尊卑、等级的有力象征。在当时,大红、宝石蓝、葡萄紫、草绿等色彩是服饰中最为风靡的。

明朝服饰在继承周汉传统的同时,又汲取了唐宋的精华,独具中华文化之魅力,堪称华夏衣冠的典范,对后世乃至周边国家的服饰审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服饰的总体特色在于其色彩的巧妙搭配,风格既华贵又端庄,色彩层次鲜明。


图源网络

1、大红

明朝以火德王天下,红色作为正色,地位崇高。红色,象征着热烈、冲动与力量。因此视觉上极具穿透力,引人注目。皇室贵族的服饰中,红色被广泛运用,凸显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王权至上。明朝皇室贵族的服饰色彩丰富而艳丽,其中尤以大红色、金色、黄色、鸦青等高饱和度色彩为主。自明朝以来,大红色更是被赋予了生命、热烈、高贵、喜庆等多重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草绿

作为各朝平民常用的色彩,在明朝时期,随着纺纱和染色技术的进步,其饱和度和明度得到了提升,显得更为清新亮丽。在明朝,不仅平民百姓喜欢使用绿色,达官贵人也常将青色、绿色等作为服饰的辅助色彩。这种高饱和度的绿色,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更彰显了他们顽强的生命力。

3、宝石蓝

这一色彩在明朝中后期尤为流行。随着统治阶级力量的逐渐削弱,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染色技术和染料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使得服饰色彩更加多样、明快,甚至出现了僭越现象。民间开始广泛采用高纯度的鲜艳色彩,其中,高饱和度的蓝色尤为受欢迎。在明朝画家仇英的作品《南都繁会图卷》中,大红色和宝石蓝相互映衬,展现了明朝中后期服饰色彩的丰富多样性。

4、葡萄紫

这一色彩在民间服饰中也广为流行。平民服色以平淡素雅为主,紫色、绿色和浅桃红色等是常用的色彩。紫色,作为冷色调与暖色调的结合,具有中和的效果,因此常被用作服饰的主色。其中,葡萄紫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备受欢迎。

这些强烈的色彩对比度不仅凸显了浓郁的女性意识,更表达了突破传统、展现自我的渴望。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绘就了明代服饰的斑斓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气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