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汉文化的复兴与新文化的入侵

似乎可以说,近些年来,岁时年节、人生礼仪方面的仪式在社会上日渐式微,从总的趋势来说是边缘化了。但不能不承认,也有例外,比如婚礼,旧的仪式不断解构,而新的仪式却也或简或繁或雅或俗地建构着。

笔者有所感悟,是因为过去多恭贺同事同学朋友亲戚或城或乡的花烛之喜,而现在多为祝福孩子们或学生们的百年好合。随着民俗意识的觉醒,我感觉如今的婚礼或多或少开始了文化方面的“修复工程“。细细琢磨,这样的婚礼样态,在具体呈现中虽有高下文野之别,但实际上都是由中外传统多重婚礼模式整合而成的。

传统汉文化的复兴与新文化的入侵

传统汉文化的复兴与新文化的入侵

其一是西方传统婚礼的见证模式。以新娘白婚纱、新郎西服领带为穿着仪式,先是迎门恭候贺喜的宾客;继而以司仪征询男女双方是否愿意婚嫁为宣誓仪式;以新郎为新娘佩戴戒指为郑重仪式;以礼炮礼花、婚车、伴娘伴郎特别是小天使为佐助的烘托仪式……构成了婚礼轮廓分明、且饶有意味的形式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白婚纱作为天使吉祥与祝福的象征,自近代和平进入中华大地以来,在城市逐渐从精英群落向市民街巷漫延,而今更大张旗鼓地由城市向农村推广而去。

其二是我们传统的亲朋宾客欢聚的宴客模式。我们传统婚礼本身是与宴礼融合为一的,它替代或融合了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的部分形式与功能。及至今日,虽说关中地区农村冠礼渐渐式微,但女子出嫁前,娘家仍要举行“洗头”礼而大宴宾朋。所谓的洗头,便是传统笄礼的俗称。《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笄”是发簪,是这一仪式的核心意象:梳发成髻,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婚礼,也有参与冠礼与笄礼的意味。新郎新娘认知双方亲友,接受祝福,喜庆热闹,更是难忘的传统模式。

第三是闹洞房的狂欢模式。西式婚礼一般在教堂举办,庄严朴素;而我们传统婚礼讲究的是隆重热闹。新人出场登台均萦绕着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不仅如此,闹洞房的狂欢意味也添加了进来。传统时代,往往是进入婚礼程序时,男女双方可能还不相识,或对人生事体朦胧不知,于是,群体嬉闹或能祛除羞涩感甚至是性启蒙也未可知。而今,知识的传播与渗透使这一带有教育、启蒙意味的嬉闹转型为单纯的浪漫狂欢,或驱动彼此陌生的客人嗨起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幽默逗趣的说笑,或要求男女双方透露恋爱细节,或给双方父母脸上“抹红”,或是新娘将花束(象征下一个喜庆姻缘)抛向一群未婚的男女,甚至伴郎伴娘也成为逗趣戏乐的对象。

传统汉文化的复兴与新文化的入侵

传统汉文化的复兴与新文化的入侵

如此这般,古今中外多重礼仪整合为时下的婚礼,带来了一定的仪式感,带来了相对喜庆祥瑞的氛围感,也带来了多元融合的创新性。如欧美新娘单一的白婚纱,被拓展为新娘三套婚服模式,即迎宾与仪式上的白婚纱,进而是敬酒桌前的红旗袍(自山顶洞人以来的红色崇拜,周代的赤色独尊,千百年来,红色在国人眼中始终代表幸福喜庆),再变为时尚职业装。欧美教堂婚礼由神父主持,十几位亲友助兴见证,十来分钟、半个小时,简洁而庄严,没有纷繁的烟酒茶宴;而本土传统婚礼闹洞房的狂欢一般也不可能展示在有亲朋参加的婚礼现场……

总觉得还有可以修复的环节,可以建构的空间。好在城乡空间博大,时间绵延不断,新人婚礼的爆竹礼花不断升起,愿践行与理论探索并行。相信并期待这一人生最美好的仪式会逐渐趋向完美。

赞 (0)